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aolifu365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aolifu365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aolifu365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aolifu365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国产电影“完蛋了”?网友一片叫好你选的嘛偶像_童话智慧园_江南电竞_江南电竞官网_江南游戏官方网站

国产电影“完蛋了”?网友一片叫好你选的嘛偶像

发布时间:2025-01-03│ 来源:童话智慧园

  2024年正式过去了,祝大家2025年能够顺利,幸福安康。今天来写写中国电影的问题吧,毕竟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表现确实相当惨淡。

  这个问题有很多角度,但最终的原因,我认为就是太无聊了。其实关于2024年中国电影的问题,我个人之前也写过很多遍,那就是24年春节档是没有一部重工业大片的,然后五一档《维和防爆队》,暑期档《解密》《异人之下》,国庆档《等大片扑了过后。这个剩下国庆档《志愿军2》中规中矩。

  那么剩下是什么片子,这个大概就是《海关战线》等一票乏善可陈的香港片,内地就是一堆现实主义噱头 类型片 明星炒作的商业电影,如果你再加一个什么喜剧片,基本囊括85%以上国产电影了。

  这个剩下什么《破地域》《年少日记》《出走的决心》《好东西》,就跟《21世纪》《负负得正》那些电影一样,不管影迷之间骂得如何,它们天然就是不扛票房的,也就是不是市场的主流,想要二三十亿救市没有可能。

  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,我个人对于今年大量国产电影就一个感觉:无聊,完全没兴趣。

  电视剧是全部看一堆光鲜亮丽的流量明星古装撕,现代是一堆婆婆小三家庭撕,然后年代剧,谍战剧,剧,来来去去全是那些东西,好像就没什么别的东西了,看一眼都感觉无聊,一点兴趣都没有,电影是相同的道理。

  我认为2024年国产电影一大问题,完全有一种春节档吃干抹净,也就是开了个好头的感觉。

  春节档除了《熊出没》和《飞驰人生2》算工业片,剩下四部《摇太阳》《红毯先生》《第二十条》《热辣滚烫》都是我上面说的现实题材噱头 商业类型 明星炒作的片子。中国决不是没有电影市场,而是端上来的都是烂菜,或者一锅汤里夹杂老鼠头,观众不愿意吃。

  一个繁荣的电影市场,必须要有持续的“优秀3A大作”产出,以及优秀的商业类型片(剧情片也行),2024年典型例子就是《周处》《九龙城寨》《异形》这类电影来支撑每个档期,不然观众渐渐的就不去电影院了,所有类型片都会跟着遭殃。

  什么叫电影的“3A大作”?重工业制作(真金白银堆出来的视听盛宴),剧情至少中上(没有根本性的硬伤,不给观众喂屎,有一些能被记住的经典桥段),有至少一两个高光亮点(演技、美术、风格创新、立意内涵、社会影响等)。

  这个过去有好莱坞大片把这块撑起来,没问题。近年有一些国产大片,3A的比如《红海行动》《流浪地球》系列,《长津湖》系列,《封神系列》,2.5A的比如《战狼2》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,2A的比如《唐探》《药神》等,把各自的档期撑起来。

  现在好莱坞自废武功,国内3A大作还没形成风气,就被一些搞宣发偷票房、用小成本片或者烂片搏几十亿形成了路径依赖的投机分子背刺。《流浪地球》系列再厉害,但是工期实在太长,也只能4年出一部,在好莱坞拉胯的情况下。

  我们至少需要5个《流浪地球》级别的IP、外加10个次级IP才能让国内电影市场长青。但中国电影界的各路资本、这圈那圈的老油条们,有多少在忙着捞钱,有多少在踏踏实实种树呢?钱来得太容易了,就会养懒人,催生一批劣币驱良币。

  现在让市场退退潮,把病虫害冻死,不是坏事。至于是病虫害先死还是市场先死,看从业者觉醒得有多广、有多快了。

  其实很多时候是大数据分析的幸存者偏差导致的结果。很多电影都是在找受众(粉丝)群体做多元化的分析,然后按照受众(粉丝)期盼进行创作。往往结果就跟二战的一个例子差不多,英国轰炸德国的战机,战斗降落后大量飞机机翼受损了。

  有科学家就要求加强机翼,统计上这里损坏最多。这与受众(粉丝)需求分析类似。但事实上是应加强油箱与发动机驾驶舱,因为这些部位损坏了飞机就飞不回来了。

  商业电影的需求分析应该是人何时去看电影。一是谈恋爱,二是家庭,三是看特效,四是跟风娱乐一下等等,最多还是谈恋爱、家庭的看,按照客户真正的意愿拍电影,当然文艺片另谈(说过它天然不是市场主流)。

  看电影大部分是男士邀请女士吃饭、看电影、然后...结果是看了男女对立、大女主的片子,这不拆散一对是一对么。这个添堵的玩意儿,男士约会女士自然排除看电影环节。核心群体得罪了,你电影行业不衰败才怪。

  与此同时,这个还有家庭题材电影(也就是所谓的合家欢),中国人讲家和万事兴,可谁家没个勺子碰锅沿。好的家庭题材过程中把故事讲得有笑有泪,结尾处理问题大团圆。观影过程中,可能自己家庭中的小矛盾也就随之化解了。

  这样的电影就算是已婚人士也愿意带爱人或是长辈观影,但现在的导演编剧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,写不出拍不来中国人的家长里短,锅碗瓢盆,整天抱着个自以为高级的原生家庭伤痛到处显摆。这个就跟情侣来看电影你让人家吵架分手,看家庭题材天天讽刺人家妻离子散,全是撕b狗血。

  从今年《黑神话悟空》的例子来看,永远别相信声音特别大其实就是少部分人的意见。

  电影自身问题其实也很大,对比电视,游戏,手机短视频等其他娱乐方式,电影不可取代的特点是强大的视觉特效,这是电视,手机等小屏幕没法相比的。因此要想把人吸引去电影院,特效大片是做大蛋糕的支柱。

  但之前《流浪地球2》的那个春节档向投资商展示了一个剧本杀也能当票房第一的现象,导致了投资大的特效大片成了凤毛麟角,加上女拳电影盛行。以至于蛋糕越来越小。平心而论,剧本杀女拳这么多东西在家不能看麽?有几个人能有闲心去电影院看这些?

  前段时间去看了《角斗士2》,毕竟导演是老雷,但失望透顶,把我对好莱坞的最后一点滤镜彻底砸碎了。有人说,现在的观众口味越来越刁了。我想说主要还是电影工作者们越来越菜了,因为当你突然间回看那些经典老片的时候,虽然特效没有当下炫酷、演员没有现在光鲜,但它的精神和魂魄贯穿始终,会让你沉浸于剧情、代入到角色、感动于故事。

  他们常见的理由有:首先,受新娱乐业态崛起的影响。比如越来越吸引人的舞台剧,看过舞剧《咏春》真心觉得比很多电影好看,甚至一些戏曲现在都比电影好看。但舞台剧是新业态吗?舞台剧投入才多少?舞台剧的表现空间有多大?

  人家在方寸之间、百万量级,都能为观众奉献这么好的作品,你们电影动辄上亿的投资,就拿出这些玩意儿,回头说观众不好伺候,这和国足有什么区别?

  实际上,很多电影都跟所谓的题材和意识形态没关系,同样是主旋律《战狼2》《长津湖》票房都很高,但是它们是一样的质量吗?

  主旋律你也得有旋律吧,有些影视作品,你一上来小喇叭高音升调从头吹到尾,你以为观众都是铁打的吗?你以为你赞颂的对象是傻瓜吗?典型的心术不正,“高级黑、低级红”,故意拉仇恨,想法造反感。

  电影本来就兼具意识形态性和商业性,那你要挣钱你不迎合观众、不迎合市场,你迎合谁?况且这么大的市场,你下点功夫细分一下,也没人说让你出一部作品就得全世界认可,《流浪地球》导演郭帆说:这电影就是服务中国观众的。

  这个今年《黑神话悟空》冯骥采访的时候也说过相似的话:游戏首要作用是好玩。

  实际上,现在娱乐手段太多,电影 电影院这种形式就要边缘化了。放映时间集中、放映数量少、审核严格导致被头部资本垄断,加上之前的疫情让他们也对影院解腻了,大量影视人才没活干,《热辣滚烫》就是资本炒作的巅峰之作以及垮台的开始。

  另一方面网剧 短视频反而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开来,虽然说质量良莠不齐,但脑洞大开那是真的不缺。现在人才和观众都跑了才开始叫苦已无意义了。中国电影面临的情况其实比日本电影,韩国电影好,毕竟中国市场大得多。